近日,四川省委省政府正式印发《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 推进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推进川粮油、川猪、川茶、川菜、川酒、川竹、川果、川药、川牛羊、川鱼10大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夯实现代农业种业、现代农业装备、现代农业烘干冷链物流3大先导性产业支撑。以此为基础,在四川形成特色鲜明、结构合理、链条完整、全国领先的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

根据《意见》,通过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参与,到2022年,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5100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升至1.9万元左右,涉农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3万亿元。同时,冷链物流设施静态库容达到800万吨以上,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

目标达成路径上,四川将从优化布局、抓好重点任务、发挥主体带动、强化政策支持等领域入手。

布局层面,四川将依据各地优势,逐个明确10大特色优势特色产业重点县,建设区域性良种繁育基、批发市场,地并就近建设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同时,以园区创建为抓手,构建国家级到县级的农业园区梯次发展体系。其中,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和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等30个以上。

抓好重点任务上,主要从产业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做强、品牌培育、提升农产品质量、三大先导性支撑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

即,建成高标准农田4500万亩以上,就地就近建设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商品化处理设施,实现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率达到65%,建设省级区域公用品牌5个以上,推动成立四川品牌发展联盟。同时,探索以县为单位建立农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建立完善农业资源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此外,还将加快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引进推广先进适用的现代农机装备和现代信息技术,支持各类主体加快建设新型烘干冷链基础设施。

主体带动作用发挥层面,以现代农业园区为主体,集聚政策、资金、人才等要素。同时,培育认定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000户以上,力争全省超过三分之一的农户加入农民合作社,培育省级家庭农场5000户以上。

支持方面,我省将从财政、金融、用地保障和人才方面着手。即,建立市县多投入、省级多补助的激励机制,赋予县级财政支农资自主权;实施“川农贷”工程,建立涉农信贷政策导向评估体系;将部分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列入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各地按不低于省上下达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总量的8%;强与农业科研院校合作,联合开展技术研究应用和专业人才培养。建立现代农业园区与专家对接服务机制。

此外,四川将建立“省领导分产业推进、市(州)抓县、县管园”的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推进机制。特别是,将在县级层面实行“园长制”,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园长,探索建立涉农地区生产总值考核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