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口罩已成疫情防控的“標配”,“一罩難求”成為眾多百姓的心聲。
“等我們全自動的口罩生產線月底回來投產后,日產100萬隻,將極大緩解市場上防護物資短缺的情況。”四川航龍航空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何雄說。
一家專業研制新材料,在新材料領域不斷取得新突破,擁有多項發明專利的高新技術企業,為何轉產非醫用防護口罩和防護服?2月17日,記者來到四川航龍航空工業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一探究竟。
2月17日,位於龍泉驛區歇涼關路1086號的四川航龍航空工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30多名工人正有條不紊趕制非醫用防護口罩。記者在生產車間門口看到,84消毒液、癸甲溴銨溶液、75%酒精、測溫槍、口罩等防疫物資一應俱全,工人們也戴著口罩做好了防護措施。
“疫情蔓延時期,其他項目可以放一放,但口罩生產迫在眉睫。”據了解,早在正月初二時,何雄便下定決心,投資一千萬轉產生產非醫用防護口罩和防護服。從那時起,何雄開始訂購生產口罩和防護服的原材料,並聯系購買生產設備。“關鍵時刻,需要我們企業挺身而出,我們也義不容辭,這是我們的社會責任與擔當。”據了解,何雄一共訂購了7條全自動生產線,其中6條生產口罩,1條生產防護服。生產線的購置費用在500萬元左右,加上原材料的費用,中途物流費用,人工費用等,總共花費近一千萬元。
“因為物流問題,生產設備月底回來,設備回來后將立即進行安裝調試,設備投產后預計口罩產量每日達100萬隻。”說干就干,何雄一邊等生產線,另一邊開始准備復工事宜。2月1日,他開始填寫復工備案表,2月2日相關部門對其進行復工前防疫措施指導和檢查,2月3日,公司正式復工。
在何雄的帶領下,記者再次了解了口罩“艱難”的生產流程。
“入口左邊堆放的是我們的口罩原材料,前面就是工作區,目前都還是全人工作業。兩名工人在這個長台上把原材料經過手工測量后,再均勻切割成口罩需要的尺寸,工人再通過縫紉機將其制作成口罩。”在與何雄的聊天中,記者得知,雖然公司已經復工,但期間也遇到了很多困難,特別是人員不足的問題。
“生產線沒有回來,意味著需要大量的人工手工作業。”2月13日,何雄在民建會員的群裡發了一條招工信息“急招縫紉工數名”。同處成都經開區園區內的企業——一汽富維安道拓汽車零部件(成都分公司)得知消息后,主動提出將為四川航龍航空工業有限公司提供免費人工20人。
“多虧了他們的援助,加上我們可以返崗的員工,目前有30人可以在崗生產口罩。日產量在5000隻左右。”據何雄介紹,目前企業轉產生產口罩和防護服,防護服已經做出了樣品,待生產線回來后再生產,目前主要為口罩保供。“生產好的口罩將由有資質的企業來統一進行消毒和質檢,通過這種方式希望在短期內可以解決一部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