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攀枝花建设前期,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众多随迁家属和下乡回城知识青年的工作亟待解决,这个问题在此类人数众多的东区显得特别明显。
也就是从那时,东区街道工业开始起步,并在后来逐渐红火起来。
1975年,攀枝花东区制定《关于发展东区街道工业的暂行办法》,提出的发展方针是:“发展工业、以钢为纲;就地取材、就地销售;拾遗补缺、当好配角;为钢铁生产服务,为群众生活服务,大干快上,努力办好街道工业。”
当年东区各街道办事处纷纷发动群众,因陋就简先后办起五金、化工、皮革、建材、服装、食品等作坊式街道生产组织19个。
1976年街办企业迅速发展到42个,职工增至711人。产品主要有酯胶清漆、铁架椅、马赛克、煤渣砖、预制板、玻璃制品、白铁制品、棉絮、衣帽、布鞋、蜡烛、玩具、铁屑压块等10多种。1977年又成功试制出皮鞋、墨汁、登高板等新产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东区区委批转区工交局《关于扩大街道集体企业自主经营权的意见》,加快了街道工业发展速度,街道工业企业增至52家。
1980年企业发展到69个,职工800余人。1983年企业增加为80家,职工达1172人。产品从日用生活品饮料、肥皂、面条、豆腐、沙发到工业建设急需的砖块、钢材、炭黑等等。
1990年以后,东区先后制定8个经济发展目标奖惩办法和18条措施,转换企业经营机制,采取给企业放权、松绑、减亏承包、财政收支包干等办法,街道工业异军突起,1992年总产值上升至3237.13万元,占区属工业总产值的47.22%,产值超百万元的企业有11家。
1994年街道工业产值突破千万元的街道有大渡口、密地、攀枝花、向阳村、长寿路和弄弄坪。是年东区街道工业产值首次上亿元,达13950.49万元。
2000年东区街道工业企业115家,工业总产值达49081万元,利税1861.03万元。从业人员2732人,其中大中专以上文化有191人。
当时的金江冶金化工厂、东区乙炔厂、红杉钒制品公司、阳城脱硫剂厂、永力弹簧厂、永发钢模板厂、攀枝花市电器厂等街道工业技术装备不断提升,已成为东区地方骨干工业企业。产品也由一般生活用品、工业原辅材料上升到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业急需品,如五氧化二钒、脱硫剂、脱氧剂、乙炔、各种机械弹簧及高低压电器控制柜等,这些产品不仅满足了市内需要,有的还销往省外或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