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通江犁园坝村。
犁园坝村村民还保持着很多古老的生活习惯。
木格倒村的陶家大院。
传统村落立档调查成果初现
开版语
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实施巴蜀文化品牌工程、名家工程,创作更多文艺精品力作,全面提升四川文化软实力。5月24日,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省委对四川文化艺术事业未来发展“定调”。四川文艺事业正在迎来又一个大繁荣大发展的新时代。
在文艺大繁荣大发展的“历史风口”,四川日报《文艺观察》版应运而生了。我们将立足四川文艺界广袤的土壤,深度四川文艺大繁荣大发展的思考和行动,为开创四川文艺事业的新局面鼓与呼,为树立四川文艺事业的新形象鼓与呼。
《文艺观察》版将开辟文艺“视”界、文艺家、文艺风、文艺惠民、市州风采等栏目,重点宣传报道四川文艺界的大事要事,深度思考与创新探索,追求思想的深度、稿件的可读。《文艺观察》,每月一期,不见不散哦!
5月底,四川传统村落立档调查将启动新一轮工作。由省文联主办、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和四川省摄影家协会承办的这个项目,今年将展开 10个传统村落调查。记者从省文联了解到,从2014年开始,四川开始启动传统村落立档调查,迄今已完成22个村落档案。其中的优秀档案,还有望在年底形成成果、结集出版成《四川: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丛书》。
2014年,全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工作全面启动。在四川完成的22个村落调查中,巴中通江县犁园坝村和叙永县分水镇木格倒苗族村的立档调查图文资料,被中国民协选为全国20个传统村落优秀档案,入选中国民协主办、冯骥才主编的《家底》一书。在四川省传统村落专家委员会相关专家看来,立档调查为传统村落建立了详细的身份档案,对于未来实施保护提供了详尽的参考资料。
A
三年摸清二十二个村落“家底”
2012年,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等相关部门启动了《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评选,为中国大地上正在急速消失的传统村落拉起了第一道保护屏障。然而,传统村落保护并非只是保留几座老房子。几百上千年来,这些传统村落的现状如何?它还有没有自身发展的造血能力?传统村落保护能否惠及当地居民?都需要详尽的调查和论证。2014年,由省民协牵头的川内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工作正式启动。他们不仅要用照片的形式定格村落从宏观到微观的各种状态,还要整理出村落历史、现状,并提出保护及发展的专业建议。
省文联文艺资源中心主任、四川省传统村落专家委员会委员邓风介绍,此次传统村落立档调查主要集中在前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当中。其中,第一批、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就占了19个。在理县桃坪羌寨,专家们发现这座具有上千年历史的古村落,不仅确保了村落原生态,还形成集村民居住、文化传承和旅游发展为一体的保护模式,展现出鲜活的生命力。羌族歌舞、民间工艺羌绣和羌族多声部等民间文化也有了活态保护与传承的动力。在马尔康市卓克基镇西索村,这个富有嘉绒藏族建筑特色的民居群落,建筑就地取材,房屋墙体采用青石板和黄泥砌成。从高处俯瞰,整体村落状如八宝图案中的“花依”图案。
古蔺县二郎镇红军街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这条红军街如今正在国家文物局等相关单位指导下,进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中国传统村落整体保护试点,红军街严格遵循了修旧如旧的文物及古村落保护原则,最大可能保护了原貌。邓风透露,泸县方洞石牌坊村是中国第二批传统村落。“这里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屈氏庄园。如今,庄园的修缮已基本结束。未来,石牌坊村将依托屈氏庄园发展旅游,村民有望足不出户享受到文化红利。”
B
二项目调查入选《家底》
在传统村落立档调查中,专家们的调查报告,描绘了一幅详尽的传统村落生态图。2016年,犁园坝村和木格倒村的两份图文资料,成功入选《家底》。
省民协秘书长孟燕介绍,通江犁园坝是外省游宦入川的马氏一脉在此聚族而居形成的村落。这里至今还保留了清代道光年间的马氏家族“扶风郡”族籍碑、古戏楼遗址、铁林城古兵寨遗址。再加上村落位于米仓古道节点,更见证了村落的厚重历史。当四川大学李祥林等专家前往犁园坝时才发现,因为交通相对闭塞,这座村落的传统风貌破坏非常小,“现代砖混建筑仅4处,而古建类型则多种多样,工艺及传统民居式样独特丰富,农耕文化符号齐全。其中,明清建筑数量达到28套。”整座村落,选址于难得的“龟形”地势,依傍“太极水”河流,体现了古人的风水意识;而以穿斗木结构院落为主的民居,尤其是成片聚落的形态比较少见,成为川东北一带所见最后的历史文化古村落遗存,被四川省委党校教授、四川古民居研究专家孙和平评价为当之无愧的“川东北古村落第一村”。
在《家底》一书中,犁园坝村的周边山脉、森林、村落、道路,呈现出世外桃源般的人间美景。村庄建筑格局和样式,被真实还原了高低错落的立体感,宛如铺挂在山坡上的一幅画。特写的房屋造型、石雕,多有秦汉古风,反映出此地邻近陕西、工匠艺人多受其影响的关系。更有意思的是,专家们还在调查中收集到了当地的薅秧歌、采茶歌以及在祭祀仪式和庆典时祀典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而在木格倒村的调查中,专家们的调查项目之繁多令人咋舌——除了村落鸟瞰图、建筑格局及样式,包括村里现存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的数量和树径、村庄现存古代营盘的石砌墙厚度、数十份木格倒陶姓家谱手稿内容、古墓古碑上的文字等都成为调查对象。很多调查项目,都有无数子项目。孟燕说,木格倒村赵家酒坊的调查,就包括了酒坊场景以及整个酿酒流程的图文记录,“打开木格倒村的‘文件压缩包’,除了有村里的历史,还有人们的鲜活生活。”
C
为保护发展提供珍贵建议
传统村落调查,建立档案绝非最终目的。在城市化进程中,传统村落保护如何让原住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去年4月,调查组前往宜宾市江安县夕佳山镇五里村调查。省民协副主席、四川大学教授李锦提出建议,“五里村是川南民居的展示,要保持它的文化灵魂和根脉。它的建筑格局、形式以及人们的生活,都要大力保护。”邓风说,泸州古蔺县拥有二郎镇红军街社区、太平镇平丰村、箭竹乡团结苗寨等多个传统村落。这些川内古村落面临青壮劳力外出务工、村落发展自身造血能力不足的问题。但是在古蔺县,传统歌舞“古蔺花灯”早就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和悠久的歌舞历史文化遗韵。这个非遗项目能否成为增加吸引力的亮点?调查中,专家组认为完全可以把非遗保护和特色文化发展融入传统村落保护当中。专家组成员杨莉还就古蔺花灯的保护提出了建议:“花灯要逗要笑、要拽要闹、要唱要跳的根与魂不能丢,也不能失去踏蹲、拧身、摆胯、拽跳的舞动韵味……”对于红军街的保护与发展,孟燕等专家组成员则提出了将郎酒文化、红军文化和盐文化等相结合的发展建议,这些都将成为当地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重要参考。
据孟燕介绍,省民协举行的传统村落立档调查未来还将持续进行。
(本版图片均由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传统村落项目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