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建军节前夕,家住内江城区的97岁老人陈淑群前往驻内部队,为部队官兵送去了300多张浴巾。老人年轻时,每年都会纳上百双鞋垫,寄往部队。从最初的纳鞋垫,到如今的送毛巾、浴巾等生活用品到部队,陈淑群已坚持了半个世纪。
陈淑群家住内江市桂湖街一居民楼4楼,走进她家,屋内干净、整洁。窗台上,一幅“全家福”画像格外引人注目。泛黄的画像上,除了她和已去世的丈夫,还有两个身着军装的儿子。“这张画像,是老二走(去世)了后,老大回来时,拿照片去找人画了拼在一起的。”老人说,每逢“八一”建军节,她都特别想念两个儿子。
老人本是重庆酉阳人,原名陈淑琼,新中国成立前随老家在自贡富顺的丈夫来到内江生活。新中国成立后,夫妻俩在内江靠摆缝纫摊维持生活。1962年,丈夫因病去世后,陈淑群独自将两个儿子拉扯大。1967年,老大陈家乾从重庆机械学校毕业后入伍,先被保送到军校深造,毕业后进入海军某研究所工作。1971年,二儿子陈家荣从四川大学毕业后,也穿上了军装,成为《战旗报》的记者。
两个儿子相继入伍,陈淑群十分自豪。然而,不幸的是,二儿子于1979年在西藏阿里地区执行采访任务时因公殉职,大儿子又在几年后因病倒在某军工企业的岗位上。“我们都知道岳母刺字,让儿子精忠报国的故事。”老人说。尽管两个儿子的去世,让她十分心痛,但她认为儿子为国效力,感到很光荣。
7月25日,陈淑群在当地民政部门和街道办、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前往内江军分区和内江谢家坝某部队,为部队官兵送去了300多张浴巾。“她(陈淑群)现在年纪大了,一个人不是很方便。所以每年建军节和春节前,她都会联系我们社区,我们陪她一起去部队送毛巾等生活用品。”桂湖街社区书记李实说。
李实和内江市市中区民政局工作人员余晴介绍,陈淑群老人为部队官兵送鞋垫及毛巾、浴巾等生活用品,已坚持了几十年。如今之所以没送鞋垫了,是因为老人年纪大了,已无法纳鞋垫。“据我们了解,她从1967年就开始纳鞋垫,然后通过民政部门寄到部队去。”余晴还说。
谈及为什么要给部队官兵送鞋垫和毛巾等,陈淑群说,她觉得部队官兵保家卫国,但不少部队的生活条件都十分艰苦。“两个儿子都在部队,也都是国家培养出来的,但他俩却在正值报效祖国的时候走了,我得把儿子没尽到的责任继续下去。”
“我记得,纳鞋垫送到部队去,至少有10多年。”陈淑群的侄儿陈家浩说,如今,陈淑群每年建军节和春节购买的毛巾、浴巾等,都需花费几千元优抚金。
1984年,陈淑群被评为全国拥军模范。老人的邻居们说,除了为部队官兵送鞋垫、毛巾等,老人年轻时,也经常帮助邻居,邻里关系处得不错。陈淑群说,今后每个春节和“八一”建军节,她仍会继续去部队,给官兵们送毛巾等。
成都商报记者 姚永忠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