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脚下的场坝新村
四川省东部,达州市通川区磐石镇,有一个叫场坝新村的地方,这个小山村被青山绿水环抱,常年瓜果飘香,四季风光宜人。每到周末和节假日,数以万计的游客,就会自发地从达州主城区和周边城市涌来,享受现代都市农业带来的生态绿色体验。
坚持绿色发展,践行生态理念,是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基本要求。传统农业发展难免污染环境,游客涌入会增加生态环境的负担,场坝新村是如何解决这些难题的?日前,记者跟随达州市环保督察组一起,对当地的探索创新和成功经验进行了探访。
场坝新村生活垃圾收集点
垃圾入桶
环境保护公示牌进村上墙
杜俊声,磐石镇场坝新村8组村民,如今已年过七旬,却始终不愿意到达州主城区养老。“我们村里的环境好,空气的负氧离子很高,比在城里生活安逸多了。”杜俊声告诉记者,他原本有进城养老的打算,但自从2013年从“杜家沟”老家搬迁到场坝新村后,他便爱上了这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再也不愿离开。
“以前,我们的生活垃圾都丢在院坝边,垃圾腐烂后很容易招蚊子、苍蝇。现在不同了,大家都养成了垃圾入桶的好习惯,环境变好了以后,苍蝇蚊子也很少了。”杜俊声介绍,他们的生活垃圾,每天都有区环卫所的专业清运队伍前来收集、转运,这些费用由当地政府买单,村民因此可享受到“跟城里人一样的待遇”。
磐石镇场坝新村,是达州市最早一批试点农村垃圾集中收集、清运和处理的村社,如今的运营模式已比较成熟。记者走访发现,该村每家每户都配备有垃圾桶,小型垃圾池、垃圾收集站、垃圾转运场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该村的生活垃圾,被集中到场镇上以后,会统一运送到复兴垃圾发电厂,作为焚烧发电的原料。
在场坝新村,部分民房的外墙上,张贴有“磐石镇场坝村环境保护公示牌”,上面不仅公布了举报电话,还将环保责任人和受理举报范围公布出来,一目了然。村社道路旁边,分类收集生活垃圾、农业生产垃圾的设施设备,与环境优美的新农村相映成趣,形成了一道道独特的风景。
场坝新村与青山相伴
雨污分流
可日均处理污水120立方米
传统的农村居家,做饭、洗衣、洗碗的污水,通常会直接倾倒,剩菜剩饭则会交给家养的畜禽“解决”。场坝新村发展的是现代都市农业种植业,村民们基本不养殖畜禽,另外还有上百家大大小小的农家乐,他们产生的生活污水,是如何处理的?当地村民和政府工作人员,为记者揭开了谜底。
“我们厨房和卫生间里,都安装了下水道,这些下水道直接通到了村里的污水处理池。”场坝新村8组村民杜俱江介绍,场坝新村不仅是都市农业体验区,还是通川区正在着力打造的乡村旅游区,在规划建设上别出心裁,“污水处理池深藏在地下,上方的地表全部栽种了花草,一般人根本发现不了”。
“场坝新村在规划建设之初,就充分考虑到了污水处理等问题。”磐石镇党委副书记杜传亮告诉记者,该村采取的是连片污水治理办法,村内隐藏了多个化粪池、污水处理四级沉淀池,另外还有两套厌氧发酵一体化污水处理池,日均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20立方米。
“全村的污水处理不仅实现了污雨分流,还采用了现代化的生物降解技术。”杜传亮告诉记者,按照通川区住建局、环保局、旅游局等相关部门的要求,场坝新村不仅在地下铺设了雨污干管,还将每家每户的下水管道与干管连通,构建起齐全的地下管网。另外,家厕及公厕的污水,经技术处理后,也全部变成了农业区的生态有机肥。
贴在场坝村的环保公示牌
保护水域
污染源头企业被重点监管
磐石镇有明月江贯穿全境,明月江在该镇境内的上游河段,是当地政府设立的饮用水源保护区。近年来,该镇乡村旅游业快速发展,不少涉旅企业在明月江两岸落户,这些企业对明月江的污染问题逐渐凸显,他们因此成了当地政府重点监管的对象。被当地村民投诉较多的,就是“月湖欢乐谷”污水直排问题。
“我们正在打造水上游乐项目,环保被我们放在首位。我们早已意识到,如果水质不好,哪个还会来玩?”月湖欢乐谷的投资企业办公室主任吉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他们的污水处理的确还存在问题,这是企业在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留下的历史欠账,不过他们已开始整改这一问题。
“污水的来源,主要是餐饮废水和厕所垃圾,另外还有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水。”吉松告诉记者,为解决这些污水直排明月江的问题,公司已计划引进两套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并建设专门的污水处理设施。这项工作完成后,排放到明月江的污水断面水质,可以达到国家二类水质标准。不过,该项目预计10月初才能建成投运。
封面新闻记者 曾业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