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贫困地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近年来,泸州市以农业产业园区基地为依托,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为核心,深入开展种养结合、循环生产,探索出了一条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步提升,为巩固农业产业精准脱贫打下坚实基础。

一是搭建平台,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按照高起点规划,聚集产业发展的思路,我市根据资源优势将纳溪区天仙镇和泸县得胜镇作为泸州市种养循环示范园重点打造。目前,在纳溪示范园引进培育生猪规模养殖公司7个,年出栏生猪8万头,发展李、猕猴桃、梨、草莓等基地2万亩,有机肥生产线1条,配套沼液池37口,输送管道19.4公里;在泸县示范园扶持壮大齐力康生态农牧有限公司,现年出栏生猪1.2万头,建设蔬菜、水果、粮食基地0.7万亩,配套沼气池3座,囤液池4口,输送管道19.3公里,沼液提灌站4座,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种养殖基地,为实现种养循发展环创造了条件。

二是种养循环,构建生态发展模式。纳溪区、泸县种养循环示范园实施生猪粪污循环利用建设项目,对周边畜禽养殖场的排泄物进行集中处理,统一收集的畜禽粪便实施干湿分离,液体进入沼气池发酵后,经过沼液净化装置固液分离,将沼气输入储气柜作为能源供应,将净化的沼液集中后输送到沼液池贮存,配套清水池与沼液混合,再经管网输送对周边果、蔬、茶、粮种植基地进行施肥灌溉,废弃的沼渣通过有机肥生产线回收处理还田,构建了 “猪-沼-果”、“猪-沼-菜”、“猪-沼-茶”、“猪-沼-粮”等多种循环生产模式。通过循环生产模式,畜禽粪便还田培肥了地力,减少了化肥的施用量,实现了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中的废弃物互为资源,循环利用,达到了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率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目标,实现了农业产业发展、农村生态环境改良的共赢效果。

三是融合发展,提升产业发展效益。通过种养循环促进了高效生态的多业态农业快速发展。园区生产基地化肥用量施用量为0,每亩节省化肥、劳动力成本480元左右,农产品质提升,农产品亩均增效800元左右。周边以特色水果、茶叶、蔬菜等为主题休闲观光农业的绿色生态产业依托种养循环的绿色模式蓬勃发展,吸引了大批市民休闲旅游,同时新引进了一条日产60吨有机肥的生产线,将多余的畜禽粪便和沼渣变废为宝,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实现三产融合发展。

四是机制保障,解决产业发展瓶颈。泸州市高度重视生态农业发展,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运行机制,坚持全市整体推进,明确各县区在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方面依托特色产业差异发展,制定了《泸州市人民政府加快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对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在税收、贷款、保险、技术服务和建设资金上给予扶持,重点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落地难,融资难、技术缺等问题,为产业发展提供保障。